节能标准实施两年节约37亿度电
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家用冰箱和空调能效标识制度从2005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来,累计为我国节约了约37亿度电,其中这两年来共淘汰了空调市场上31.4%的高耗能产品。标准的实施有效地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以及产业升级,也推动了社会各界包括企业对节能标准的空前重视。
“对于企业来讲,标准的提高就意味着行业门槛的提升,企业必须未雨绸缪,落实到产品就是推出更节能产品。”国内一空调企业负责人表示,不过该人士也承认“国内除了要剔除各种节能噱头引起的误解外,关键是提高市场的接受度。”
能效新标准密集出台
数据显示,电冰箱和空调的耗电量之和约占我国家庭用电的70%,是用电大户,同时意味着节电潜力很大。而在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下称《方案》)中指出:为实现“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方案》明确要求组织制(修)订电力变压器、静电复印机、变频空调、商用冰柜、家用电冰箱等终端用能产品(设备)能效标准。
从企业处获悉,在国家力倡节能减排的大势下,空调能效相关标准已经在修订,2009年入门等级或将提升至现有的2级水平。电冰箱新的能效标准已经通过了国家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审议,并于近期将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新标准中冷藏冷冻箱能效1级指标已接近欧盟A++水平。
除了标准的升级,一系列新标也纷纷或即将出台。关于空调,国内首部变频空调能效强制性地方标准已在上海实施;关于热水器,2007年初《家用燃气热水器国家能效标准》正式颁布,并于7月正式实施。针对太阳能热水器,日前国家环保总局还发布了我国第一个环保“太阳能标准”。此外记者获悉,家用电磁炉能效国家标准新制定完毕,标准将电磁炉产品按照热效率的高低划分成5个等级。此外,国家发改委资源利用和环保司副司长何炳光此前还向媒体表示,随后将有更多的产品纳入能效标识制度的实施范围。